打印

[求医问药] 艾滋的感染风险大吗

0
艾滋病的感染风险取决于具体的暴露方式和行为。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风险评估及预防建议:
 

一、高风险行为(感染概率较高)

无保护性行为

风险:与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(尤其是男男性行为)是主要传播途径。单次无保护阴道性交感染概率约为0.08%~0.15%,肛交风险更高(约0.5%~3%)。

预防: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降低90%以上风险。

共用针具或注射设备

风险:共用针头注射毒品的感染风险极高(约1/150次接触)。

预防:避免共用针具,使用正规医疗机构的一次性注射器。

输入污染血液或血制品

风险:输入未经检测的HIV阳性血液感染概率接近100%。

预防:确保医疗操作使用正规渠道的血液和器械。

职业暴露(如医护人员)

风险:针刺伤等职业暴露感染概率约0.3%。

预防:立即清洗伤口并咨询医生,必要时进行暴露后预防(PEP)。
 

二、低风险行为(感染概率极低)

日常接触

如拥抱、共用餐具、蚊虫叮咬、咳嗽/打喷嚏等,不会传播HIV。

原因:HIV无法通过唾液、汗液或完整皮肤传播。

已规范治疗的感染者

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检测不到的感染者,性传播风险极低(接近零)。
 

三、暴露后预防(PEP)

若发生高危行为(如无保护性行为、职业暴露):

72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(PEP),连续服用28天,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(成功率约80%以上)。

尽快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。
 

四、如何降低风险?

坚持安全性行为:正确使用安全套,减少高危性伴侣数量。

避免共用针具:不使用非法注射器和毒品。

定期检测:高危人群建议每3~6个月检测HIV。

母婴阻断:感染HIV的孕妇通过抗病毒治疗,可将母婴传播率从20%~45%降至2%以下。
 

总结

高风险行为(如无保护性行为、共用针具)感染概率较高,需严格防范。

日常接触无需担心传播。

暴露后及时干预是关键,72小时内用药可有效降低风险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btsy2000 金币 +24 认真回复,奖励! 2025-4-16 08:11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5-30 04:00